• 闽侯县志(1994—2005)
  • 《闽侯县志(1994—2005)》编审机构人员名单
  • 序
  • 彩页
  • 凡例
  • 目录
  • 概述
  • 大事记
  • 第一篇 政区
    • 第一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县域
      • 第二节 区划变更
    • 第二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甘蔗镇
      • 第二节 青口镇
      • 第三节 祥谦镇
      • 第四节 尚干镇
      • 第五节 南屿镇
      • 第六节 南通镇
      • 第七节上街镇
      • 第八节荆溪镇
      • 第九节白沙镇
      • 第十节竹岐乡
      • 第十一节 鸿尾乡
      • 第十二节 大湖乡
      • 第十三节 洋里乡
      • 第十四节 廷坪乡
      • 第十五节 小著乡
      • 十六节 闽江乡
  •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二章 水系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水流量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
      • 第二节 地 热
      • 第三节 动植物资源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 灾
      • 第二节 旱 灾
      • 第三节 风 灾
      • 第四节 冰雹
      • 第五节 地质灾害
  • 第三篇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状况
      • 第一节 人口总量与变动
      •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二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 姻
      • 第二节 家 庭
    • 第三章 居民生活水平
      •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晚婚晚育
      • 第三节 优生优育
      • 第四节 技术服务
      • 第五节 流动人口计生管理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篇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质量
      • 第一节 水环境质量
      • 第二节 大气环境质量
      •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 第二章 环境监测
      • 第一节 常规监测
      • 第二节 污染源监测
    • 第三章 环境整治
      • 第一节 水环境综合治理
      • 第二节 大气污染治理
      •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处理
      • 第四节 噪声污染治理
      • 第五节“一控双达标”工作
    • 第四章 生态保护
      • 第一节 动植物生态保护
      • 第二节 其他自然生态保护
    • 第五章 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环保规划
      • 第二节 环保贡任制与考核制
      • 第三节 环评工作
      • 第四节 排污费征收
      • 第五节 环保执法
      • 第六节 宣传教育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第五篇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章 地籍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资源调查
      • 第二节土地登记发证
      • 第三节土地分等定级
      • 第四节 土地评估与测量
    • 第二章土地使用管理
      •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
      • 第二节土地规划与整理复垦
      •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
      • 第四节 土地利用
      • 第五节 土地开发
      • 第六节 土地监察
    • 第三章 矿产管理
      • 第一节 矿产资源
      •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第三节 矿业权管理
      • 第四节 地质灾害防治
    • 第四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队 伍
  • 第六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乡规划
      • 第一节 规划编制
      • 第二节 规划管理
    • 第二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市政建设
      • 第二节 公用事业建设
      • 第三节 园林绿化
      • 第四节 城建监察
    • 第三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小城镇建设
      • 第二节 乡、镇治所建设
      • 第三节 村居建设
    • 第四章 建筑
      • 第一节 建筑企业
      • 第二节 建筑工程
      • 第三节 建筑管理
    • 第五章 房地产
      • 第—节 房地产开发
      •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六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闽侯县建设局
      • 第二节 回侯县城乡建设管理监察大队
      • 第三节 闽侯县房地产管理所与闽侯县房地产交易管理所
      • 第四节 闽侯县建筑设计所
  • 第七篇交通
    • 第一章 交通设施建设
      • 第一节公路建设
      • 第二节桥梁隧道建设
      • 第三节河港建设
    • 第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公路运输
      • 第二节 水路运输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运政管理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 第三节 船政管理
      • 第四节 交通执法检查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八篇 邮政 通信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邮政设施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四节 邮政网点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通 信
      • 第一节 通信设施
      • 第二节 固定电话
      • 第三节 移动通信
      • 第四节 数据通信
      • 第五节 宽带通信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九篇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与 劳动力
      • 第三节畜 力
      • 第四节 农业机械
    • 第二章 作物种植
      • 第一节 粮油作物
      • 第二节 水 果
      • 第二节 蓝 菜
      • 第四节 菌 类
      • 第五节 茶 叶
      • 第六节 花 卉
    • 第三章 农业技术
      • 第一节 耕作制
      • 第二节 施肥技术
      • 第三节良种推广
      • 第四节 栽培技术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四章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 中低产田改造
      • 第二节 实施“沃土工程”
      • 第三节 省级商品粮基地建设
    •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产业化
      • 第一节 农业开发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
    • 第六章 农业管理
      • 第一节 农业行政执法
      • 第二节 农业培训与服务
      • 第三节 土地承包管理
    • 第七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县级机构
      • 第二节 乡镇机构
  • 第十篇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森林植被
      • 第二节 面积和蓄积量
      • 第三节 树种与林科
      • 第四节 古树名木
    • 第二章 林木种植
      • 第一节 采种与幼林抚育
      • 第二节 造林绿化
      • 第三节 封山育林
    • 第三章 山林权属
      • 第一节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山林经营方式
      • 第三节 山林纠纷调处
    • 第四章 林木采运
      • 第一节 林木采伐
      • 第二节 林木集运
    • 第五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防火
      • 第二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第六章 管理
      • 第一节 林业执法
      • 第二节 林政管理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十一篇 水产畜牧
    • 第一章 水产
      • 第一节 水产资源
      • 第二节 养 殖
      • 第三节 捕 捞
      • 第四节 加工销售
    • 第二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家畜词养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渔政管理
      • 第二节畜筒检疫
      • 第三节 渔业生产服务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十二篇 水利电力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防汛抗旱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五节 水资源管理
      • 第六节 闽江砂石资源管理
    • 第二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力建设
      • 第二节 电力供应
      • 第三节 电力管理
    • 第三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闽侯县水利局
      • 第二节 间侯供电局
  • 第十三篇 工业
    • 第一章 企业所有制构成
      • 第一节 国有企业
      • 第二节 集体企业
      • 第三节 “三资”企业
      • 第四节 个体与私营企业
    • 第二章 门类
      • 第一节 机械制造业
      • 第二节 汽车制造业
      • 第三节 化学工业
      • 第四节 工艺品加工业
      • 第五节 轻纺鞋帽制造业
      • 第六节 建筑建材业
      • 第七节 食品饮料制造业
      • 第八节 其他工业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变革
      • 第二节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安全管理
      • 第四节 技术管理
      • 第五节 营销管理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附:工业集中区
  • 第十四篇 贸易
    • 第一章 流通体制改革与商业所有制结构
      • 第一节 国有商业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供销合作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商业结构
    • 第二章 市场建设与网点
      • 第一节 市场建设
      • 第二节 商业网点
    • 第三章 营销门类
      • 第一节 百货针纺织业
      • 第二节 五金交电化工原料业
      • 第三节 食品业与蔬菜经营
      • 第四节 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
      • 第五节 供销合作经营
      • 第六节 粮食医药经营
      • 第七节 烟草石油经营
    • 第四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出口贸易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 第五章 管 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猪定点屠宰管理
      • 第三节 烟草专卖管理
      • 第四节 粮食储运保管管理
  • 第十五篇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收体制改革
      • 第二节国税稽征
      • 第三节 地税稽征
      • 第四节税务管理
      • 第五节 机构
  • 第十六篇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体制改革
      • 第一节 金融经营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保险经营体制改革
    • 第二章 金融业务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贷 款
      • 第三节 外 汇
      • 第四节 中间业务
      • 第五节 保 险
    • 第三章 管 理
      • 第一节信贷管理
      • 第二节货币管理
      • 第三节现金管理
      • 第四节外汇管理
      • 第五节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监管
      • 第六节保险管理
    • 第四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银行机构
      • 第二节 保险机构
  • 第十七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编制
      • 第二节 计划执行情况
      • 第三节 固定资产与重点项目管理
      • 第四节 宏观调控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专业统计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服务与监督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政府审计
      • 第二节 审计调查
      • 第三节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水平
      • 第二节 主要商品价格和行政事业服务收费
      • 第三节 物价管理与监督
      • 第四节 价格信息
      • 第五节价格事务
      • 第六节管理机构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节市场监督与检查
      • 第七节 保护消费者权益
      • 第八节 管理机构
    •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监督
      • 第四节 统一代码标识
      • 第五节 特种设备监管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十八篇 中共闽侯县委
    • 第一章 县委组织
      • 第一节 中共闽侯县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共闽侯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二章 重要会议
      •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县委全体委员(扩大)会议
      • 第三节 县委工作会议
    • 第三章 县委重要决策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党建
      • 第三节 社会事业
      • 第四节 政法综治
    • 第四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 第二节 廉政建设
      • 第三节 案件查处
      • 第四节 效能监督
    • 第五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基层组织
      • 第二节 党员队伍
      • 第三节 觉员教育
      • 第四节 班子建设
      • 第五节干部管理
    • 第六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中心工作与形势任务教育
      • 第二节 理论学习
      • 第三节 对外宣传
      • 第四节 新闻报道
    • 第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创建文明县城
      • 第二节 创建文明行业
      • 第三节创建文明村镇
      • 第四节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五节 关怀助学和献爱心活动
      • 第六节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 第八章 统一战线
      • 第一节 合作共事
      • 第二节 团结“三胞”
      • 第三节 落实宗教政策
      • 第四节 海外联谊
      • 第五节 党外人士安排
    • 第九章 其他工作
      • 第一节 政策研究
      • 第二节 保密
      • 第三节 档 案
      • 第四节 信访
  • 第十九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 第一章 人大
      • 第一节 代表选举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施政纪略
    • 第三章 政协
      • 第一节 政协委员构成
      • 第二节 政协会议
      • 第三节 工作机构
      • 第四节 主要工作
  • 第二十篇民主党派工商联 群团
    • 第一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工商联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节 工 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七节 计划生育协会
      • 第八节 消费者委员会
      • 第九节 红十字会
      • 第十节 农村卫生协会
  • 第二十一篇公安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打击犯罪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安全保卫
      • 第四节执法监督检查
      • 第五节 信访信息工作
      • 第六节 道路交通管理
      • 第七节消防管理
      • 第八节 监所管理
      • 第九节 森林公安工作
      • 第十节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经济犯罪检察
      • 第二节法纪(渎职侵权)检察
      • 第三节刑事检察
      •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七节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审 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行政审判
      • 第五节 执行工作
      • 第六节 审判监督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与建设
      • 第二节 律师事务
      • 第三节 公证业务
      • 第四节 人民调解
      • 第五节 法律援助
      • 第六节 安置帮教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第二十二篇 民政
    • 第一章 拥军优抚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优 抚
    • 第二章 安置
      • 第一节 农村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 农村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章 救济
      • 第一节 灾害救济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四章 扶持工作
      • 第一节 扶持革命老区
      • 第二节 扶持贫困村
    • 第五章 其他民政事务
      •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事务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社会团体登记
      • 第四节 地名区划工作
      • 第五节 殡葬管理
      • 第六节 救助管理
      • 第七节 老龄事务
      • 第八节 勘界事务
      • 第九节 社会福利生产
    • 第六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县民政局
      • 第二节县老龄委
  • 第二十三篇 军事
    • 第一章组织机构
      • 第一节县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乡镇人民武装部
      • 第三节驻县武警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征兵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征兵组织与实施
    • 第三章 国防动员
      • 第一节 动员体制与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国防动员工作
      • 第三节国防动员潜力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政治教育
    • 第五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
      • 第二节 维护社会治安
      • 第三节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 第四节 参加抢险救灾
    • 第六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人防工作
      • 第三节 工程建设
  • 第二十四篇 人事编制
    • 第一章 公务员管理
      • 第一节 推行公务员制度
      • 第二节 公务员录(聘)用
      • 第三节 公务员培训与考核
      • 第四节 公务员任免奖惩
      • 第五节 公务员离休退休和辞职辞退
      • 第六节 公务员工资
    • 第二章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 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聘
      • 第二节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辞职、辞退
    • 第三章 人才事务
      • 第一节 人才交流、引进
      • 第二节 人才培训
    • 第四章 安置分配
      • 第一节 军队干部转业安置
      • 第二节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排推荐
    • 第五章 编制
      • 第一节 行政编制
      • 第二节 事业编制
      • 第三节 投资区管理机构编制
      • 第四节 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
    • 第六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县人事局
      • 第二节 县编制委员会
  • 第二十五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就业安置
      • 第二节 再就业
    • 第二章 社会保险
      • 第一节 社会保险管理
      • 第二节 养老保险
      • 第三节 失业保险
      • 第四节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第五节工伤、生育保险
    • 第三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用工管理
      • 第二节劳务中介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第四节工伤认定与伤病残鉴定
      • 第五节 劳动合同管理
    • 第四章 职工工资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 第五章 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 第一节 技校教育培训
      • 第二节 职业培训
      • 第三节 技能鉴定
    • 第六章 劳动监察与仲裁
      • 第一节 劳动监察
      • 第二节 劳动争议仲裁
    • 第七章 职工退休退职
      • 第一节 职工退休
      • 第二节 职工退职
    • 第八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第二节 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第二十六篇 外事侨务与港澳台事务
    • 第一章 外 事
      • 第一节 出访
      • 第二节 来访接待
      • 第三节 涉外事务管理
    • 第二章 侨 务
      • 第一节 华人华侨分布
      • 第二节 主要侨乡
      • 第三节 侨胞投资创业
      • 第四节 侨胞兴办家乡公益事业
      • 第五节 涉侨事务
    • 第三章 港澳台事务
      • 第一节 对港、澳事务
      • 第二节 对台事务
    • 第四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外事侨务办公室
      • 第二节 台湾工作办公室
  • 第二十七篇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办学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招生制度改单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园所设置
      • 第二节保育教学
      • 第三节 管理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学校设置
      • 第二节 德育
      • 第三节 教学
    • 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设置
      • 第二节 德 育
      • 第三节 教 学
    • 第五章 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学校设置
      • 第二节 教 学
      • 第三节 就业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成人初等教育
      • 第二节 成人高等教育
    • 第七章 教 师
      • 第一节 队伍状况
      • 第二节 考核调配
      • 第三节 待 遇
    • 第八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学校管理
      • 第三节 督导评估
      • 第四节 经费管理
      • 第五节 设施建设
  • 第二十八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普及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技术培训
      • 第三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 第二章 科技工程建设
      • 第一节 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 第二节 省、市科技示范乡镇建设
      • 第三节 福州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 第四节 青口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
      • 第五节 创建农村技术市场示范县
    • 第三章 科研交流及成果推广应用
      • 第一节 科技交流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 第三节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 第四节 专利
    • 第四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项目管理
      • 第二节 技术市场管理
      • 第三节经费管理
    • 第五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队 伍
  • 第二十九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场所与重大活动
      • 第一节 场所与设施
      • 第二节文化活动
      • 第三节 创建省级群众文化先进县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艺 术
      • 第三章 史志编纂
    • 第三章 史志编纂
      • 第一节 党史研究
      • 第二节 地方志编纂
      • 第三节 文史资料编辑
    • 第四章 图书报刊
      • 第一节 图书发行
      • 第二节 图书馆工作
      • 第三节 报刊
    • 第五章 文化服务业
      • 第一节 娱乐业
      • 第二节 网 吧
    • 第六章 广播电视电影
      • 第一节 广播工作
      • 第二节 电视工作
      • 第三节 电影工作
    • 第七章 文化遗产
      •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八章 管理
      • 第一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十篇 卫生
    • 第一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公共场所卫生
      • 第二节 饮水卫生
      • 第三节 食品卫生
      • 第四节 学校卫生
      • 第五节 劳动职业卫生
    • 第二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环境卫生治理
      • 第二节 除害防病
      • 第三节 改水改厕
      • 第四节 创建卫生城镇
    • 第三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寄生虫病防治
      • 第三节 计划免疫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婴幼儿保健
    • 第五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设备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六章 管理
      • 第一节 卫生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 第三节 卫生执法
      • 第四节 医政管理
      • 第五节 药政管理
      • 第六节 经费管理
    • 第七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十一篇 体育
    •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农民体育
      • 第三节老年人体育
    • 第二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体育教学
      • 第二节 体育师资
      • 第三节 人才培养
    • 第三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县级竞赛
      • 第二节 参加县级以上竞赛
    • 第四章机构设施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 第三十二篇 宗教与民间信仰
    • 第一章道教佛教
      • 第一节 宫观 寺院
      • 第二节 信众与活动
    • 第二章 基督教 天主教
      • 第一节 堂点
      • 第二节 信徒与活动
    • 第三章 民间信仰
      • 第一节 民间神祇崇拜
      • 第二节 民间信仰习俗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与服务
  • 第三十三篇 旅游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自然景观
      • 第二节 人文景观
    •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 第一节 旅游规划编制
      • 第二节 景点建设
      • 第三章 旅游市场
    • 第三章 旅游市场
      • 第一节 旅游宣传推介
      • 第二节 旅游线路
      • 第三节 旅游接待与收入
    • 第四章 旅游管理
      • 第—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旅游市场管理
  • 人 物
    • 一、人物传
      • 周希孟
      • 林安宅
      • 黄 洽
      • 杨宏中
      • 李谷人
      • 陈 䢿
      • 陈叔刚
      • 林文秩
      • 林文
      • 陈叔绍
      • 唐 澞
      • 陈 墀
      • 林如楚
      • 达 本
      • 林志棠
      • 林雨时
      • 唐大基
      • 林叔向
      • 施嘉炀
      • 林修灏
      • 黄铭卿
      • 张云天
      • 郑乃珖
      • 林慰君
      • 林克俊
      • 林依柱
      • 林 娜
      • 施玉官
      • 张其海
      • 陈振健
      • 陈秋桂
      • 陈文光
    • 二、人物表
  • 昙石山文化遗址专记
  • 青口东南汽车城专记
  • 上街福州大学城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