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志(1995—2005)
版权页
晋安区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
《晋安区志(1995—2005)》编辑部、《晋安区志(1995—2005)》审稿组成员
曾任晋安区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晋安区志(1995—2005)》供稿人名单
前言
彩页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第一篇 地理 建置
第一章 建置
第一节 区划
第二节 境域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质构造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三节 气候
第四节 河流
第五节 资源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乡镇街道
第一节 鼓山镇
第二节 新店镇
第三节 岳峰镇
第四节 宦溪镇
第五节 茶园街道
第六节 王庄街道
第七节 象园街道
第八节 寿山乡
第九节 日溪乡
第二篇 人口
第一章 人口规模
第一节 人口总量
第二节 人口变动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第二章 人口构成
第一节 性 别
第二节 年 龄
第三节 民 族
第四节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
第五节 文化职业
第三篇 环境保护
第一章 环境质量
第一节 水环境质量
第二节 大气环境质量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第二章 环境污染治理
第一节 水污染治理
第二节 大气污染治理
第三节 噪声污染治理
第四节 废弃物处理
第三章 环境管理
第一节 机构队伍
第二节 环境规划
第三节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第四节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第五节 排污费征收
第六节 环保执法
第七节 环境监测
第八节 环保宣传与创建
第四篇 国土资源管理
第一章 地籍管理
第一节 土地登记发证
第二节 地籍测量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与矿山管理
第一节 宣 传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
第三节 耕地保护
第四节 土地监察与执法
第五节 地质灾害防治
第六节 矿山开发管理
第三章 机 构
第一节 福州市国土资源局晋安分局
第二节 晋安区地质矿产局
第五篇 城乡建设与管理
第一章 规 划
第一节 规划编制
第二节 规划管理
第二章 市政设施
第一节 交 通
第二节 供水、供电、供气、电信
第三章 园林绿化
第一节 绿 化
第二节 公 园
第三节 古树名木
第四章 房屋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
第二节 住宅小区建设
第三节 旧城改造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
第五节 物业管理
第六节 住房制度改革
第七节 房产管理
第五章 区治、村镇建设
第一节 治所建设
第二节 集镇建设
第三节 村庄建设
第六章 城市管理
第一节 环境卫生
第二节 城管监察与执法
第三节 内河管理
第七章 建筑业
第一节 区属建筑企业
第二节 建筑管理
第八章 机 构
第一节 区建设局
第二节 区房管理
第三节 区市容局
第四节 区园林局
第六篇 农业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耕地
第二节 劳动力
第三节 农用物资
第二章 经营形式
第一节 家庭经营
第二节 农场经营
第三节 公司经营
第三章 农作物
第一节 粮食作物
第二节 蔬 菜
第三节 果 树
第四节 茶 叶
第五节 花 卉
第六节 其他作物
第七节 生产技术
第四章 林 业
第一节 森林资源
第二节 林木培育
第三节 森林保护
第五章 畜 牧
第一节 生产基地
第二节 家 禽
第三节 家 畜
第四节 疫病防治
第六章 水 产
第一节 水产养殖
第二节 鱼病防治
第七章 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管 理
第三节 执 法
第四节 减轻农民负担
第七篇 水利水电
第一章 水 利
第一节 水利工程
第二节 水利管理
第三节 水政管理
第二章 水 电
第一节 水电站
第二节 水电管理
第三章 防汛抗旱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防 汛
第三节 抗 旱
第四章 水土保持
第一节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二节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第八篇 工业
第一章 所有制
第一节 国有工业企业
第二节 集体工业企业
第三节 私营工业企业
第四节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
第五节 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
第六节 其他工业企业
第二章 工业区
第一节 福兴投资区
第二节 金城投资区
第三节 金城民营工业集中区
第四节 宦溪工业集中区
第三章 工业门类
第一节 纺织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纤维制品业
第二节 医药、化工、橡胶、塑料制品业
第三节 电气机械、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第四节 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制造业
第五节 造纸、印刷及文化、工艺品制造业
第六节 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及供应业
第七节 木材、竹藤棕草及家具制造业
第八节 非金属矿采选、加工业
第九节 饮料制造业
第四章 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管 理
第九篇 商贸
第一章 国内贸易
第一节 网 点
第二节 销 售
第二章 餐饮 服务业
第一节 餐饮业
第二节 服务业
第三章 交通运输 物流业
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二节 物流业
第四章 对外经济贸易
第一节 出口贸易
第二节 招商引资
第五章 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管 理
第十篇 财政税收
第一章 财 政
第一节 财政体制
第二节 财政收支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
第二章 税 收
第一节 税制改革
第二节 国税征收
第三节 地税征收
第四节 机构与管理
第十一篇 经济管理
第一章 计划管理
第一节 中长期计划编制与实施
第二节 年度计划编制与执行
第三节 投资项目管理
第四节 机 构
第二章 统计管理
第一节 常规统计
第二节 重大普查、抽样调查
第三节 统计监督
第四节 机 构
第三章 价格管理
第一节 检查监督
第二节 收费与价格管理
第三节 物价信息
第四节 机 构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节 个体、私营企业登记管理
第二节 市场监管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第五节 经济监督检查
第六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七节 机 构
第五章 审计监督
第一节 政府审计
第二节 内部审计
第三节 社会审计
第四节 机 构
第十二篇 中共晋安区委
第一章 机 构
第一节 区委及办事机构
第二节 区纪委 ( 监察局 ) 及办事机构
第二章 区委重要会议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第二节 区委全委(扩大)会议
第三节 区委工作会议
第三章 重大决策
第一节 区划调整工作
第二节 经济工作
第三节 社会事业
第四节 依法治区
第五节 党内事务
第四章 纪检监察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第二节 反腐倡廉
第三节 案件查处
第四节 纠风、执法监察
第五节 效能建设
第五章 组织工作
第一节 组织建设
第二节 党员队伍
第三节 党员管理
第四节 干部工作
第六章 宣传教育
第一节 形势政策宣传
第二节 区情宣传
第三节 理论学习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七章 统一战线
第一节 团结民主党派
第二节 团结各界人士
第三节 海外联谊
第八章 其他工作
第一节 政策研究
第二节 保 密
第三节 档 案
第四节 党史资料征集
第十三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第一章 晋安区人大
第一节 代表选举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节 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第四节 常委会主要工作
第五节 乡镇人大选举
第二章 晋安区人民政府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基层政权和派出机构
第三节 政务纪要
第四节 信访工作
第三章 晋安区政协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委 员
第三节 委员会议
第四节 主要工作
第十四篇 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
第一章 民主党派 工商联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晋安区工作委员会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晋安区工作委员会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晋安支部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晋安区工作委员会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晋安区工作委员会
第六节 九三学社晋安区工作委员会
第七节 中国致公党晋安区支部
第八节 晋安区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第二章 人民团体
第一节 晋安区总工会
第二节 共青团福州市晋安区委员会
第三节 晋安区妇女联合会
第四节 晋安区科学技术协会
第五节 晋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六节 晋安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七节 晋安区残疾人联合会
第十五篇 公安司法
第一章 公 安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国内安全保卫
第三节 刑事犯罪案件侦查
第四节 治安管理
第五节 警务机制改革
第六节 户政管理
第七节 治安巡逻
第八节 消 防
第二章 检 察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刑事检察
第三节 经济检察
第四节 渎职侵权案件检察
第五节 监所检察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第三章 审 判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刑事审判
第三节 民、商事审判
第四节 行政案件审判
第五节 案件执行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法制宣传
第三节 人民调解
第四节 律 师
第五节 公 证
第六节 法律援助
第七节 司法服务
第十六篇 民政
第一章 拥军优属和军人安置
第一节 双拥共建
第二节 优待抚恤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第二章 救济救助
第一节 最低生活保障
第二节 扶贫助困
第三节 灾害救济
第四节 扶持老区建设
第三章 社会福利
第一节 福利彩票
第二节 老年人福利
第三节 福利企业
第四章 其他民政事务管理
第一节 婚姻登记
第二节 殡葬管理
第三节 地名管理和勘界事务
第四节 村居管理
第五节 救助管理
第六节 社团管理
第七节 老龄事务
第五章 机 构
第一节 区民政局
第二节 区老龄工作委员会
第十七篇 国防
第一章 机构 驻军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
第二节 驻区军事机关
第三节 国动委 人防办
第二章 兵 役
第一节 兵员征集
第二节 预备役
第三章 民 兵
第一节 组织建设
第二节 政治教育
第三节 军事训练
第四节 主要活动
第四章 国防动员 人民防空
第一节 国防动员
第二节 人防建设与管理
第十八篇 人事 劳动与社会保障
第一章 人 事
第一节 编制管理
第二节 干部(公务员)管理
第三节 干部结构
第四节 人才管理
第五节 工资福利
第六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
第七节 机 构
第二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 劳动就业和再就业
第二节 劳动管理
第三节 劳动工资福利与社会保险
第四节 机 构
第十九篇 华侨华人 台胞台属
第一章 华侨华人
第一节 分 布
第二节 支持家乡建设
第三节 华侨事务
第二章 台湾事务
第一节 台胞台属
第二节 支持家乡建设
第三节 涉台事务
第二十篇 教育
第一章 学校设置
第一节 幼儿园
第二节 小 学
第三节 中 学
第四节 成人教育学校(班)
第五节 驻区学校
第二章 教育 教学
第一节 学制 课程 教材
第二节 教学研究与改革
第三节 德 育
第四节 体育 卫生
第五节 其他教育
第三章 教 师
第一节 教师队伍
第二节 师资管理
第四章 教育行政
第一节 区教育局
第二节 教育督导
第三节 经 费
第四节 校舍 设施
第五节 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第二十一篇 科学技术
第一章 科技兴区
第一节 规划与实施
第二节 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
第三节 科技示范乡镇
第四节 农业中试基地
第二章 科技成果
第一节 科研项目
第二节 福建省科技进步成果
第三节 市级科技进步成果
第三章 科技普及
第一节 科普宣传
第二节 科技教育培训
第四章 科技管理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第二节 科技经费
第三节 项目管理
第四节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第五节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
第二十二篇 文化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文化场所
第二节 文化团体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第四节 民间文化
第五节 工艺美术
第六节 畲族文化
第七节 其它民间艺术
第二章 文艺创作
第一节 文学创作
第二节 艺术创作
第三节 其他专著
第三章 寿山石文化
第一节 资 源
第二节 文化载体建设
第三节 学术研究
第四节 寿山石文化推介活动
第四章 文 物
第一节 文物古迹
第二节 考古发现
第三节 文物保护
第五章 史志编撰
第一节 地方志
第二节 党史资料
第三节 文史资料
第六章 报刊 广播电视
第一节 地方报刊
第二节 广 播
第三节 电 视
第七章 文化管理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第二十三篇 医疗 卫生
第一章 医 疗
第一节 行政机构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
第三节 医疗设备
第四节 医疗技术
第二章 爱国卫生运动
第一节 环境卫生治理
第二节 农村改水改厕
第三节 除害防病
第三章 公共卫生
第一节 饮用水卫生
第二节 公共场所卫生
第三节 食品卫生
第四节 劳动职业卫生
第五节 学校卫生
第四章 疾病预防控制
第一节 传染病
第二节 寄生虫病
第三节 计划免疫
第五章 妇幼保健
第一节 妇女保健
第二节 儿童保健
第二十四篇 体育
第一章 群众体育
第一节 全民健身活动
第二节 农民体育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
第二章 学校体育
第一节 体育教学科研
第二节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
第三节 晋安区中小学生运动会
第四节 课外体育活动
第三章 体育竞赛
第一节 福州市运动会
第二节 区运动会
第三节 国家级以上比赛
第四章 机构 设施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体育设施
第二十五篇 民族宗教
第一章 民 族
第一节 少数民族分布
第二节 畲 族
第三节 民族事务
第二章 宗 教
第一节 佛 教
第二节 道 教
第三节 基督教
第四节 机构与管理
人物
人物传
许将
许份
黄榦
许天锡
龚用卿
邓原岳
魏秀仁
魏瀚
林元珠
黄光厚
林旭
萧治安
方秉端
邓萃英
张长弓
吴启祺
陈依九
邓叔群
郭化若
陈锟
叶凯
郑英葆
黄性贤
王则炎
邓拓
郑挺
韩南耕
郑依姆
朱其岩
林寿煁
郭功森
刘捷生
林祥璈
林克俊
陈定波
人物表
1995—2005 年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简表
晋安区先进人物简表
晋安区籍正处级以上人物表
晋安区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物简表
晋安区籍著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人物表
附录
编后记